3月的北京,正迎来春天的复苏。人民大会堂响起的掌声,一次次激发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展望。走出人民大会堂后,接受记者采访的卫生健康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难掩心中的激动,在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到民生温度提升、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表示,听到了接续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
01报告彰显保障人民健康的具体举措
“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卫生人倍感振奋!”3月5日中午,刚刚回到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给记者打来电话,“报告充分体现了对民生的高度关注,诠释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有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加速前进。”
毛宗福表示,1个人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幸福;14亿多人的健康,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我国仍然面临着多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多变。报告指出,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与此同时,关于人民的健康,始终明确要坚持有力的财政保障,明确“一定要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数据无言,但最有力。在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注意到,现场总共响起了三十多次掌声。“报告用数字说话,真实可信,对形势判断冷静中肯,让人备受鼓舞。”张伯礼说,经过多年探索与不懈奋斗,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骄人成绩。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十三五”期间,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国家卫生投入逐年提高,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持续下降,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医保、预防、医院、基层及中医药等五项内容进行工作部署,继续彰显保障人民健康的具体举措。
“报告详尽务实、客观全面,促人奋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中心张澍教授感触颇深,“聚焦民生是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和高频词,今年亦如此,在卫生健康领域,今年提出从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入手聚焦改善民生,报告在这方面也着墨较多。”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认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是一项“热乎乎”的民生政策。“国家去年就在前年的基础上增加了财政补助标准,今年再一次增加真金白银的补助,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池子里的水’就更多了,保障程度就能提高,患者就医的负担减少了,老百姓在健康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就更满满了。”
02将以人民为中心化为扎实行动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向。在卫生健康工作部署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等工作,每一项都沉甸甸、暖人心。
“报告每一项工作都点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体现了‘升级发展’的思路,针对性很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社会发展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民生保障制度从单项推进转向综合统筹、协同高效推进,人民群众从追求物质相对丰裕转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些转变意味着社会建设正伴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提速而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报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化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目标和保障民生、发展民生的新行动。比如报告提出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将进一步增强全民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实现医疗保障的提档升级。
“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都很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院长助理邢念增说,以门诊费用跨省结算为例,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2021年提出“推动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而今年则要求“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
深耕儿科领域多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非常关注儿科医学事业发展。“多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儿科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儿童医院和儿科床位数都在增长,对儿科医生的培养力度也在加大,但与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紧密关联的辅助医疗服务,如儿科放射、影像检查等,却依然不足,制约儿科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报告点明‘补齐妇幼儿科等服务短板’,说明国家高度关注儿童的就医保障,儿科发展迎来了机遇期,将更好护航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看来,一些工作提法的转变,显示了政策力度和实施决心。王建业解释,报告提出“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过去也曾聚焦“疾病防治”,但今年更突出“服务保障”,这是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的更高追求,符合从“十三五”时期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到“十四五”时期看得好病的跃升。“‘服务’二字,涵盖医疗水平、就医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模式等多个维度,凸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
03指明了卫生健康事业奋斗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治芬表示:“过去一年,民生领域的关注都在报告中激荡起‘回音’。比如,报告就明确,针对‘一老’,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针对‘一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这些都将切实减轻家庭养老和抚幼负担,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报告求真务实,也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张伯礼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难以独善其身,报告提出“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协调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在总结坚守我国的防疫政策基础上,在科学精准防控施策上下功夫,既把疫情防控做好,又让经济生产、群众生活少受影响。”
李秋注意到,自己提交的一项建议刚好契合报告提出的“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由于罕见病病种繁多,其复杂性导致不同罕见病的药品可及性相差悬殊,是否所有高值药品都能通过大幅度降价进入医保,值得深思。”李秋建议,继续完善国家药品谈判机制,包括如何评价特殊的小病种高值药品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如何进一步研究量价挂钩、如何根据稀有病种的患者数量探索建立国家和企业的风险共担机制等。
“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问题十分紧迫。”作为一名心血管病专科医生,张澍坦言,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深切体会到,这一领域内的很多医疗器械和治疗药物依赖进口,“报告提出‘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这就需要尽快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并积极促进产学研转化,实现更多医疗器械和药品国产化,降低诊疗费用,从而提高保障水平,让百姓有获得感。”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水平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奋斗方向,吹响了前进号角。今后工作将以“强基础、补短板、创特色、筑高地、保安康、惠民生”为目标,高质量推进健康江西建设,积极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医防深度融合,强化卫生健康改革攻坚,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奋力打造新时代全国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江西样板”,续写红土圣地人民卫生健康事业新的时代荣光。
来源:健康报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 新ICP备 07001923号
举报投诉电话:0991-3690980 许可查询电话:0991-8555079
网站标识码:6500000054 地址:乌鲁木齐市高新区融创街127号 邮编:830011
总访问量: 000175792
手机网站二维码